Skip to main content

新闻稿 条约机构

在哥伦比亚,强迫失踪不是历史遗留问题而是日常现实

2024年12月5日

日内瓦/波哥大——在哥伦比亚,强迫失踪仍然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数十年来我们努力结束这一罪行,仍有成千上万的受害者下落不明,无数家庭陷入绝望。联合国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今天结束了对哥伦比亚的访问,强调该国存在系统性缺陷,包括法律框架不完善、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以及实际失踪人员数量不明确。

委员会设立的代表团于11月21日至12月5日访问了哥伦比亚。访问期间,代表团会见了80名当局人员(包括司法部长、总检察长、监察员)、受害者以及来自波哥大、卡利、库库塔、麦德林、圣玛尔塔和比亚维森西奥的民间社会组织。代表团查访了五个拘留中心,并陪同参与了在堆满身份不明尸体的墓地和火葬场开展的行动。

代表团表示:“虽然哥伦比亚的强迫失踪现象大约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这并不仅仅是旧时代的一种犯罪行为。时至今日,强迫失踪仍然每天都在哥伦比亚全国各地以各种不同的情况上演。”

代表团的初步调查结果描绘了严峻的现实。强迫失踪涉及所有年龄组和人群,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领袖、移民、记者、复员战斗人员和教师等。强制招募、贩运人口、强迫流离失所和移徙以及与社会抗议有关的失踪案件尤其令人震惊。

由于复杂的法律和体制框架,失踪者家属在寻求帮助时往往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位受害者向代表团分享了他的沮丧之情:“我们不知道该向谁寻求帮助。我们缺乏行使权利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当局经常给出含糊不清的答案,而且他们似乎不想讨论我们的处境。我们在不同的机构之间辗转,看不到尽头。”

哥伦比亚的相关机构体系高度分散,职责重叠,协调不力。例如,国家搜寻委员会、国家搜寻系统以及和平特别司法管辖机制设立的失踪人员搜寻组等机构的职责存在重叠。据估计,如果其中一个机构启动失踪人员搜寻流程,并计划与所有其他机构进行协调,则必须与大约60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当局进行协调。

更糟糕的是,这些机构往往各自为政,使受害者陷入官僚主义的死胡同。官员们承认,虽然我们开了很多协调会,但很少能产生具体行动。一位官员对代表团说:“我们开会,而且开会次数越来越多。圆桌会议太多了,我们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不去,要么放下手头的日常工作。”

缺乏统一、可靠的失踪人员登记制度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委员会收到的失踪人员数量范围在9.8万人到20万人之间。机构记录之间的差异让真实范围变得难以确定。担心遭到报复和对当局缺乏信任进一步阻碍了举报,特别是在武装团体和有组织犯罪控制的地区。来自边缘群体的受害者,如移民、残疾人、土著人民、非洲人后裔和LGBTQ+人士,面临着更多的地理语言和其他歧视性障碍。

数千具身份不明的尸体被放在管理不善的墓地或储存设施中,例如波哥大机场的一个机库里目前存放着约2万具身份不明的尸体。

委员会呼吁立即采取实际行动,并强调加强现有机构之间的协调是关键第一步。代表团指出:“合理安排任务、减少职责交叉、促进协同合作,对于使该系统为受害者服务而非与他们作对至关重要。这不是要建立更多的机构或制定更多的法律,而是要阐明和加强已有的机构或法律。”

迫切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专业人员。委员会还强调了解决有罪不罚问题的必要性。代表团表示:“必须加强问责机制,确保官员和机构对其行为或不作为负责。”他们强调了一些官员对解决强迫失踪问题的承诺和体现的专业精神。这种奉献精神必须成为标准。

“失踪者家属有权了解真相、获得正义和实现问责。每个失踪人员背后都是一个等待答案的家庭、一个支离破碎的社群和一个饱受未解之痛的社会。”

委员会已与哥伦比亚分享了其初步调查结果,并将于2025年4月发布一份完整的公开报告。

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代表团由委员会成员兼前主席卡门·罗莎·比利亚·金塔纳(Carmen Rosa Villa Quintana)、委员会报告员胡安·巴勃罗·阿尔班·阿伦卡斯特罗(Juan Pablo Albán Alencastro)、委员会秘书阿尔巴娜·普罗费特-帕拉斯科(Albane Prophette-Pallasco)和人权干事卡拉·维拉里尔·洛佩斯(Carla Villarreal Lopez)组成。

更多信息和媒体问询,请联系:
日内瓦:郭慧妍(Vivian Kwok)[email protected]
波哥大:戴安娜·罗莎达(Diana Losada)[email protected]

背景介绍
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负责监督各缔约国遵守《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的情况,该《公约》迄今为止已有76个缔约国。委员会由1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人权专家组成,他们以个人身份任职,而非缔约国的代表。

通过我们的动画了解更多关于条约机构系统
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的信息

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联合国条约机构!
推特:@UNTreatyBodies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