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在第一届强迫失踪问题世界大会团结全球声音

2025年1月24日

相握的两只手。
©《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Caroline Amar

来自尼泊尔的律师兼尼泊尔倡导论坛活动家斯瓦斯蒂卡·马利(Swastika Mali)的父亲在20多年前失踪,她表示:“我在这里见到了其他人,听到了大家的故事,这让我可以将软弱转化为力量。我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经历,但心中的痛苦是共通的。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痊愈创伤,还能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

反对强迫失踪倡议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强迫或非自愿失踪问题工作组在瑞士日内瓦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强迫失踪问题世界大会聚集了来自120多个国家的 720名与会者和1392名在线参会者。

与会者主要是失踪者亲属,本次活动为其共享经验、挑战和最佳做法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开辟一条通往正义、真相、赔偿和防止今后发生强迫失踪案件的集体道路的关键步骤。

委员会主席奥利维耶·德弗鲁维尔(Olivier de Frouville)表示:“失踪者家属相互联系并形成了地区运动乃至全球联盟,(多年来)一直在倡导这项权利以及《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的通过和批准。”

德弗鲁维尔表示,在《公约》通过近20年后,第一届强迫失踪问题世界大会旨在重振这一全球运动。

联合国人权办副高级专员娜达·纳西弗(Nada Al-Nashif)在其主旨发言中表示:“强迫失踪使失踪人员及其亲属都陷入恐惧和不确定之中,无疑是人类悲剧。”

她强调,受害者的声音必须仍然是所有努力的核心,并承诺联合国将提供支助,以确保《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等国际协议得到有效执行。

纳西弗表示:“上个月在叙利亚,数千名命运或下落不明的被拘留者从监狱获释,强迫失踪造成的可怕痛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但她还指出,目前仍有10万多人下落不明。

联合国援助酷刑受害者自愿基金主席延斯·莫德维(Jens Modvig)表示:“不知道失踪亲属的下落给那些留下来的人带来了无法忍受的负担。”该基金40多年来在140多个国家为酷刑幸存者(包括强迫失踪受害者及其亲属)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医疗、心理、法律和人道主义支助。

莫德维强调了强迫失踪和酷刑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指出不仅失踪者往往会遭受酷刑,强迫失踪人员的亲属也可能被视为酷刑的主要受害者。

马利所在的组织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联合国基金的受赠方。她亲眼目睹了基金对人们的帮助,因为她的家庭在解决父亲的失踪危机时也从基金的支助中受益。

身先士卒为正义而战的妇女们

17年来,埃迪塔·比尔戈斯(Edita Burgos)一直在寻找在菲律宾遭遇强迫失踪的儿子。这场悲剧发生之前,她是一名性格腼腆的公立学校教师,但儿子的失踪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比尔戈斯在日内瓦的大会上表示:“我不可能保持沉默。”她站到了公众面前,代表失踪者家属发声。

她表示:“我们因孤立而遭受了巨大痛苦,因此必须与人权及妇女组织、其他失踪者家庭以及我们的社群合作。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有力量找到亲人。”

出席本次活动的阿尔及利亚人权维护者纳赛拉·迪图尔(Nassera Dutour)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自从儿子阿米涅(Amine)于1997年遭遇强迫失踪以来,她就一直致力于伸张正义的斗争,并成为了阿尔及利亚失踪人员家属联合会(Collective of Families of Disappeared Persons in Algeria)的发言人,该联合会也得到了联合国基金的支助,几十年来一直与强迫或非自愿失踪问题工作组以及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密切合作。

迪图尔表示:“找到失踪人员是我每天醒来的目标。”希望他人免受同样的痛苦是推动她开展宣传倡导工作的动力。“我不希望其他母亲的生活像我的一样被彻底摧毁。”

迪图尔强调,各国必须信守诺言,履行其人权承诺。

来自冈比亚的伊萨图·艾耶沙·贾梅(Isatou Ayeshah Jammeh)认为,了解亲人失踪的真相至关重要。

贾梅在大会上表示:“强迫失踪是一种大规模存在的侵犯行为。因此,让受害者真正了解其亲人的遭遇非常重要。”

贾梅的父亲于2005年遭遇强迫失踪。她的家庭起初一直保持沉默,但2017年时,亲属们开始发声。冈比亚的独裁政权倒台后,国家真相委员会揭露了她父亲的命运,一家人终于获得了一种了结感。

贾梅表示:“至少我们知道了真相。我们卸下了寻找的重担,可以集中精力伸张正义,提高人们对冈比亚强迫失踪问题的认识。”

在整个大会期间,妇女在打击强迫失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强调。

纳西弗强调,尽管面临系统性挑战,但作为妻子、母亲和姐妹的妇女们往往身先士卒,引领着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An illustration of two hands. ©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nst Enforced Disappearances Initiative / Caroline Amar

第一届强迫失踪问题世界大会期间举办的插画展中的一幅作品:两个人相拥在一起。©《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Caroline Amar

为人民服务的联合国机制

联合国拥有两项打击强迫失踪机制: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负责监督《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的执行情况;强迫或非自愿失踪问题工作组负责监督《保护所有人不遭受强迫失踪宣言》的遵守情况。

专门从事战略诉讼的墨西哥人权非政府组织“Idheas”的法律主任胡安·卡洛斯·古铁雷斯·孔特雷拉斯(Juan Carlos Gutiérrez Contreras)表示:“(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的)紧急行动已证明是一种人道主义工具。按照《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第30条所开展的这些行动直接促成了世界各地450多名失踪人员被找到。”

古铁雷斯·孔特雷拉斯和他在墨西哥的同事们在法律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胜利。在其坚持不懈的宣传倡导之下,墨西哥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的各项决定对该国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这是打击有罪不罚现象的重要一步。

委员会2021年对该国的访问促使其在加强法医能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联合国人口基金遗骸身份鉴定项目协调员马克西米利安·默克(Maximilian Murck)强调,委员会的建议促成了一项能够加强法医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了墨西哥在伸张正义方面的重要差距。

默克表示:“委员会强调了指纹查验技术的重要性,作为这一建议的直接结果,人口基金应国家搜索委员会的要求并与之合作,在德国和挪威政府的支助下,于2022年底启动了遗骸身份鉴定方案。”

默克指出,该方案显著改善了对未知死者的的身份鉴定工作。到2024年,借助国家选举登记处数据库开展指纹比对工作的国家法医部门从3个增加到了24个,比对结果也从2020年的800枚增加到6000多枚。

虽然一些国家的情况有所改善,但由于没有适当的问责制,这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依然存在,使得肇事者可以无所顾忌地行事。

娜达·纳西弗表示:“对强迫失踪罪行普遍有罪不罚的悲惨事实意味着缺乏威慑力来预防这些罪行。”

我们知道,国际社会的努力能够有所作为。我敦促大家携起手来,共享知识和经验教训,加强合作和政治承诺,共同打击这一可怕的罪行。

联合国人权事务副高级专员娜达·纳西弗

An illustration of hands coming together. ©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nst Enforced Disappearances Initiative/Caroline Amar

第一届强迫失踪问题世界大会期间举办的插画展中的一幅作品:许多双手相互交叠,组成一个圆圈。©《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Caroline Amar